文章

中小企业做外贸如何防止赊货风险?

2019年7月10日

很多中小企业开始涉足国际贸易,寻求国际市场扩大企业规模。但在外贸过程中,目前赊账风险成为了限制中小企业现金流的最重要1个因素。小编来帮忙分析一下,为什么外贸会有赊账风险,以及中小企业又如何去识破并避开这些陷阱呢?

 

1、企业自身原因

某些中小企业太急于拓展国际市场,一见到外商要货便头脑发热,恨不得立马签下合约。但是在这种情况下,往往会忽视付款方式隐藏的风险。例如,有些国际买家要求企业赊货品,货品卖得出再给钱,卖不出就积压着。这种要求虽然在国际贸易上非常普遍,但是也往往把风险转嫁到企业身上。

建议:付款方式采用赊货付款方式,这样可以尽最大限度地节省和利用自己的现金流。并且也可以采用无追索保理业务,把所有的风险都直接转嫁给保理商,让自己无后顾之忧。

  • 买家隐瞒申请破产保护的事实

有些买家已经申请破产保护,但企业已经把货物运出,追讨不到货款,经过调查恍然才发现买家根本无还款能力。但由于买家已经申请破产保护,企业根本无法控告这样的买家,让货款付之东流。

建议:调查买家的信用状况,可以通过律师或信用评级机构调查、评估买家评级。

 

3、买家签合同后改信用证条款

有部分买家可能会在合同签订后修改信用证条款,例如修改货物数量、差额、质量等,或者把产品质量要求改变。企业在发货后,可能没法符合信用证条款,因而无法收回款项。

建议:企业必须小心所有合约,信用证条款的修订,可寻求专业的律师意见。

如何识别这些陷阱?

在进出口业务的经营中出现的这些陷阱都有一个共同目的,那就是诈骗钱财!这些诈骗手段尽管高明,但总会露出一些破绽,能做到天衣无缝的可能性不大。只要外贸公司和企业提高警惕,掌握识别陷阱的方法,完全可以避免误入陷阱。

一、合同识别

在进出口业务中,如在真实性的识别中难以如愿,对方几方面串通一气,互相配合,并多次反复强调真实性,而外贸公司又想尝试的情况下,可采取签订严谨的合同来识别对方,如在合同里面订立品质条款、认证条款、价格条款、检验条款、索赔条款、支付条款、运输条款,定出详尽的规格、要求等,并要求对方具有法人代表或委托书签字的文书。特别要强调签约地在本地区。

在进口合同中,强调证明进口商品质量标准、评估条款、保护性条款、检验条款、运输要求等。

在出口合同中,要订有严格的仲裁条款,规定出口国为解决争议、纠纷的仲裁地点。

注意!在进出口中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,因为书面合同具有确定性、告诫性和公开性,并具有证据的作用。有一些欺诈在书面合同中肯定会露出破绽,外贸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可及时识别。

二、资信调查识别

在进出口贸易时,选择交易对象非常重要,一定要慎重考察对方身份的真实性,查清对方的资信情况。

如看营业执照、货物情况/注册资本/法定地址等。还要考察对方资产信用的真实性和履约能力,了解其开设的基本帐户和经营活动情况。如生产加工能力、出口许可、原材料供应、货源等。

识别方法还可采取:银行查询、海外机构查询、行业查询、进出口商会查询、有关机构查询等。

当然,这些复杂又繁琐的资信调查,如有有保理服务,直接交给保理服务商就好了。

三、规避风险识别

运用规避风险手段在进出口贸易实践中非常重要,如在金额巨大的成套设备买卖中、在分批交货的贸易中,进口商应力争使用循环信用证,用此方法规避风险。

四、法律识别

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,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进出口法律法规。因此,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对进出口业务的运作进行规范和鉴别,能起到积极有效的防范作用。

当然以上建议中,有一些中小企业,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和人力原因,可能会比较难做到,比如每次合作条款要专业律师审查、还要调查买家的信用度等等。

小编建议这样的中小微企业直接选择国际保理业务,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以及节约人力资金成本。因为国际保理有代信用调查、无追索保理等等服务。简单来说,只要你有订单,国际保理公司可以让你无需等待漫长账期快速拿到货款,而且买方的风险全部转移给国际保理公司,而你只需支付小额的保理费用。